童真多锦,艺术添花
发布时间:2021/11/13 12:26:1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303次
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11月12日,我们展开了本学期的第二次美术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开展了两节平面贴画集体教学活动以及班级美工区域的开放,在一日活动中结合教研培一体化,从教师们的实际工作为前提,为更深入了解平面贴画,开展了相关的美术教研活动。
携手同行:艺术创想展
艺术活动《多彩的树林》
树林里的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出好看的颜色。孔缘缘老师从带幼儿观察过园内的树林入手,结合PPT,执教了中班平面贴画活动《多彩的树林》。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不同树冠的外形特征,感知大树组合在一起的色彩美,在温馨、悠闲的环境中进行撕贴创作。
艺术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孙雪萍老师执教了大班美术剪贴画活动《奇妙的房子》。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讨论的方式,发现了有尖尖顶的房子和平顶的房子,还有像奖杯一样的、大大小小靠在一起的……萍萍老师提供了不同底板,幼儿用剪贴各种图形并组合的方式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房子外形,体验与同伴合作剪贴、欣赏同伴作品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大三班美工区展示
在美工区现场观摩中,许晓媛老师从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出发,结合现有开展的《种子的秘密》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和粘贴剂等,
将区域分为“水彩写生”、“房屋设计师”“布与果壳”、“编织网绳”等因地制宜的艺术游戏。晓媛老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创作,鼓励及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萌发其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群策群力:讨论与思考
在孙杨老师的主持下,成员们围绕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平面贴画的目标与实施”,针对幼儿在创作时遇到的问题和教师们的指导策略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看法与建议:
1.中班剪贴画《多彩的树林》——及时引导,为幼儿打好“地基”
针对本节活动,教师们主要围绕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感知与操作进行研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表达不同树冠的造型特征,并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沿着边线撕出树的外轮廓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当幼儿不敢动手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使用撕贴技巧,以此促进幼儿的创作欲望。
2.大班剪贴画《各种各样的房子》——色彩搭配,提高隐性审美
针对本节活动,教师们主要围绕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讨论与操作进行研讨,对艺术活动的材料准备和引导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幼儿可以尝试用身体动作展现房子的造型,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或笔进行添画,体现出多种表现形式来丰富作品。
(3)材料丰富更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3.美工区域展示——艺纳百川,提高艺术作品的层次
针对本节活动,教师们主要围绕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与创作进行研讨。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美工区充分表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与主题、季节紧密相联的多种材料的提供,让幼儿能够自主的进行选择和创作,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与体验。区域中幼儿的自由创作,更有利于幼儿去表达自己,且同伴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得幼儿积极向上、不断进步。
目标梳理:带着思考去学习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幼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和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艺术活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平面贴画》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设计平面贴画的活动时,必须要关注到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发展特点,根据目标的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其投放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研讨,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立意的艺术创作活动。
梳理思路: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美术教研活动不仅是为了提升教师经验,更为了巩固教师的艺术认知,在美术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中多收集、整理、使用多种材料。因此,在教研的最后环节,教研组长贾老师带领我们对开展美术教研活动的材料提供提出了以下的思考:
1. 在中班平面贴画活动中,适当增加一些自然物材料,尝试用比小班丰富、复杂的材料粘贴出简单的物象。
2. 在欣赏过程中,选择与准备的材料差不多的图片引导,帮助幼儿构建清晰的设计思路。
3. 美工区域空间利用适当,操作性高的于安静,较宽敞的场地,幼儿尝试自主进行探索、创作。
相信通过一次次的美术活动的研讨,每一位教师都对平面贴画的活动设计有了新的了解,对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未完待续的教研路途,我们要做有心的观察者,对幼儿有更高的关注度,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营造和谐以及更具有凝聚力的美术教研组。
上一篇:“音”为有你,乐在其中
下一篇:点亮科学,启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