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色彩,美丽童年——利源中路幼儿园美术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24 15:04:02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449次
“艺术是孩子的另外一种语言,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而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12月23日,利源中路幼儿园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三次美术组教研活动。
拥抱冬日:艺术创想展
艺术活动《暖暖的手套》
冬天来了,雪花飘落下来。露在外面的小手好冷呢!有什么办法不让小手凉凉的呢?结合冬季季节特点与幼儿已有经验,王倩老师执教了小班美术平面贴画活动《暖暖的手套》。引导幼儿通过欣赏、观察的方式了解手套的外形特征,运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撕纸的方法。倩倩老师提供了粘土、彩纸两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纸屑或油泥装饰手套,体验装饰手套的成功感。
艺术活动《美美波板糖》
孩子们都喜爱糖果,甜蜜蜜的糖果对孩子有着非同一般的诱惑。张梦萱老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了甜甜糖果屋的游戏情境,结合PPT,执教了小班平面贴画活动《美美波板糖》。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种各样的波板糖,感受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变的色彩,尝试用团、搓、卷的方式塑造单色或混色的波板糖。
群策群力:讨论与思考
小组成员们围绕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平面贴画的目标与达成度”,针对活动中教师们的指导策略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看法与建议:
1.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园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教师的指导要突出本节活动的重、难点。例如《美美波板糖》活动中,幼儿已有卷单色粘土的经验,因此教师的教导策略应重点提升幼儿搓长条和混色的技能水平。
2.为幼儿尽可能多提供材料,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大胆地完成作品,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留给幼儿想像的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尝试。例如《温暖的手套》活动中,底板上可以将两张纸合并,制作出幼儿真正可以穿戴进去的手套,激发活动兴趣,提高创作的欲望。
3.示范的环节中,可以利用投影或在高一点的平面进行示范,便于每位幼儿的观察,在幼儿示范结束回到座位时,教师应及时追问下一步的任务或计划。
4.教师的评价总结应是对幼儿新经验的追问,把好的经验、用了什么新方法分享给其他幼儿。
经验延伸:带着思考去学习
中一班美工区展示
在美工区现场观摩中,徐晓蝶老师结合新年的主题线索以及班级特色活动“纸”,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和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将区域分为“马缨花写生”、“剪窗花”“灯笼设计师”、“虎年虎头帽”、“创意福字”等因地制宜的艺术游戏。晓蝶老师将环境创设与主题内容、季节、时令紧密结合,在立足幼儿生活的原则上,鼓励及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巧妙构思、精心布置,关注了幼儿的需要,提升了幼儿的经验。
梳理思路:美工区活动的难易程度
在设计平面贴画的活动时,必须要关注到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在教研的最后环节,两组组员对不同年龄段美工区的难易程度提出了以下的思考:
美工区活动要密切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经验和特点,主要从目标、内容和材料三个方面来呈现。
1.小班:幼儿在区域中的纸工活动主要是玩纸、撕纸和粘贴。区域内可事先准备一些颜色各异、质地不同的纸,在玩纸、撕纸的过程中体验纸的不同特性,发现各种形状的变化,并初步撕出一些简单的形状。如“蘑菇”“球”“太阳”“饼干”等。还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仅需要对边折、对角折的狗头、牛头等折纸的示意图。简单的图形粘贴画和轮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图形。
2.中班:中班幼儿在纸工活动中基本技能已有了明显的进步,纸工技能包括:折纸的技能: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粘贴的技能:几何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剪纸的技能:按轮廓线剪、目测剪。在为中班幼儿准备纸工材料时要充分考虑他们各方面技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难易适当的材料
3.大班:幼儿的纸工技能较之中班更为复杂,折纸的技能:菱形折、组合折;撕纸的技能:折叠撕;剪纸的技能:折叠剪。大班幼儿在纸工活动更丰富,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种类丰富的辅助材料,有利于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
在一次次的美术活动研讨中,每一位教师都对平面贴画的目标制定及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们在研讨中积极反思,提炼了教师群体智慧,梳理了教师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提供了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