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户外游戏 对话儿童成长
发布时间:2024/5/8 22:04:59 作者:李若雅 浏览量:897次
聚焦户外游戏 对话儿童成长
岁月缱绻,
葳蕤生香。
游戏的本质,
就是让孩子慢慢发出自己的光。
小到画下一笔宇宙,
唱出一声星河。
大到激发一份份潜质,
唤醒一个个幼小的灵魂。
在2024年5月8日,我园游戏教研组再次走进户外游戏现场,对三楼户外建构、一楼户外创美区进行了观摩、诊断与研讨。
立足日常 案例回顾
教研一开始,在史老师“答非所问”游戏的感染下,教研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拉开了序幕。在“抽盲盒”游戏中,方老师通过视频给大家分享了自己日常组织户外“社区一条街”中“小学课堂”的游戏开展情况。基于现状以及同一场地其他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们用“抛接球”的方式给“小学课堂”以及周边的“小医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一些诊断建议。通过这种“对话”模式也为日常户外游戏的落地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走进户外 发现儿童
为了提供更好的教研现场,游戏核心组的成员会通过走进现场、线上观摩、线下研讨等多种多种方式对开放区域进行连续的诊断,开放老师结合诊断建议进行不断地动态调整。
走进“小兵训练营”的主题建构现场,房老师对前期户外建构的进程进行了一个回顾总结。幼儿分享“小兵营”游戏计划,与同伴运用各种低结构化材料进行主题创意搭建。从初次的探索材料到第二次的小小兵主题搭建再到现场的小小兵主题创意搭建,这一过程,老师们看到了幼儿积极主动建构与学习的样态。
瞧,眼前的这两名小男孩,一个拖来了攀爬架倒了下来,和地上的并排摆好。一个从围墙边上抱来一个长长的圆桶。
“这个是我们坦克上的大炮”。
“我的这个是子弹,嘟嘟嘟......”说着就将“子弹上膛”开始打了起来。
在创意美术现场,孩子们又化身为小小的壁画师,在前期“心目中的社区”壁画创作基础上添画社区内部的一些春天的景色:长满果实的香樟树、怒放的蔷薇花等。一支支小小的排笔在墙上画出了幼儿园里春天的百花齐放、生机盎然。
老师们蹲下身,观察着边玩边叽叽喳喳聊天的孩子们。时而通过“观展人”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有力”的师幼互动。
聚焦问题 互动生长
在教研研讨中,教研组许老师结合讲座《在建构游戏中看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与老师们共同回顾了建构游戏的发展史、如何创设有效的建构区以及支持建构区学习的策略。结合游戏现场的复盘与老师们学习研讨梳理建构区的核心经验,给开放区域提出了可供优化的小建议:
1.拓展小型建构的游戏类型,除了现场开放的积塑游戏、废旧材料游戏,还有如积木游戏、积竹游戏、自然材料游戏、拼棒游戏等,可再拓展小型建构游戏的类型,丰富幼儿小型建构游戏的经验。
2.关注整体与局部的递进。在幼儿的已有建构水平中,已经能够充分灵活的运动大型的晨锻器械以及一些辅助性材料进行整体小兵训练营的场景建构。但在局部的场景建构中,缺乏内部细节化的建构如休息营内部的设施设备、大炮坦克的细节化建构体现。
3.梳理支持建构的学习策略如丰富幼儿的经验、认可建构者、与幼儿共同制定有助于建构的规则、游戏前后进行集体的建构谈话、创设挑战与提供激励物、进行游戏区的评估与改善等。
最后,老师们对壁画区颜料工具提出了疑问与深入研讨,可以用什么生活材料替代每次清洗多次的颜料盘?结合自己实践经历,老师们再次进行头脑风暴,对身边一次性的牛奶盒、蓝莓盒、鸡蛋托等多种废旧材料的收集与使用,可减轻游戏结束后壁画区师幼长期存在的清理时间长、任务重等问题。
我们都知道独行快,众行远。教研是一场诗意的精进,伴随着充实坚定的步伐,让我们在大自然中,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一起边研边学边成长。
上一篇:“研”之凿凿,行之灼灼
下一篇:自“游”成长 “戏”悦童年